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成功举办第七届全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论坛暨第八届全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青年论坛

编辑:杨赟悦 来源:浙江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 时间:2018年10月31 访问次数:256

为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和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现实问题的解释和应用,并结合时代变化与世界经济最新发展,丰富完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第七届全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论坛暨第八届全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青年论坛”在浙江大学召开。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厦门大学、中央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200位专家学者出席大会。

开幕式由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李小东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部主任余斌研究员代表主办方致辞,指出我们这个论坛都是实实在在真正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并且老少咸宜,现在的形势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经济的发展,希望青年的同志能够尽快地成长起来。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同舫教授致辞,并谈了几点体会:政治经济学应该是人民的政治经济学,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经济学;我们的研究,当然不仅仅是经济学的研究,原创性的理论相对缺乏,内容创新、话语体系的创新跟不上时代;我们如何加强马克思主义,我们如何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体系研究是个问题。

在主旨演讲阶段,吉林财经大学丁堡骏教授作了“马克思恩格斯对《共产党宣言》与时俱进的发展及其当代启示”的发言。丁堡骏教授指出,《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之作,第一次阐述了唯物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当代马克思主义者应该始终坚持和不断完善这一理论。丁堡骏教授还特别指出了《宣言》的理论发展道路是“从《宣言》到《资本论》,从《资本论》到《资本论》的俄国化和中国化”。

第二位主旨演讲的专家是中国人民大学《资本论》教学与研究中心主任邱海平教授,他演讲的题目是“科学总结改革开放40年,坚持反对新自由主义”。邱海平教授指出,新自由主义这种倾向这种思潮在社会主义的运动过程当中是始终存在的。我们应该紧跟党中央,以人民为中心,面向中国实践,研究中国实践,甚至应该走向实践,走出我们的书斋,与实践相结合,大胆为国家的新时代的改革开放贡献我们的智慧,发挥一些积极的推动作用。

主题报告的第一阶段由清华大学王生升副教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张旭教授点评。中国人民大学的张晨副教授围绕“半无产阶级化”积累体制是否以利于积累这一问题与在座的专家学者们进行了交流,他认为“半无产阶级化”积累体制并非中国独特之优势,这种状态反而会在现实中导致诸多经济问题的产生,所以应加快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和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南开大学乔晓楠副教授指出,在改革开放四十年之际,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问题。我们不能用西方的新古典理论来对其进行解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理论就可以承载解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功能。西南财经大学韩文龙副教授以马克思主义劳动再生产理论为基础,在对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城乡居民间工资性收入状况的科学分析过程中,阐明了社会上收入差距的现状,并提出了一些极具建设性的意见。三位青年学者的发言受到点评人和在座学者们的一致好评。

主题报告的第二阶段由南京大学葛扬教授主持,四川大学蒋永穆教授担任点评嘉宾。浙江大学卢江副教授将价值规律、比较优势理论、世界体系理论和内外联动理论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放型经济的理论来源。中山大学胡莹副教授介绍了共享发展理念的内涵及其实现路径、分享经济的理论以及相关的实践两大问题,并对其进行了相应的比较。华中科技大学杨成林副教授就主流经济学效率观的思想史渊源、主流经济学效率观的内容、主流经济学效率观的意识形态本质和新时代中国发展的效率原则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下午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及其当代价值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技术变革与社会发展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和“青年马克思主义学者(硕博)研究论坛”为主题展开了分论坛的交流。来自浙江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吉林财经大学、太原科技大学、辽宁经贸学院、浙江海洋大学、中共福建省委党校、中国人民银行、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和福建师范大学的学者们展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并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28日的闭幕式上,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部主任余斌研究员作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与教学”的演讲,介绍了余斌研究员在2018年出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人民日报出版社)一书的基本情况。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杨志教授以“‘一带一路’倡议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创新”为题分享了自己的学术研究成果。同时,杨志教授还特别指出,我们对于《资本论》的研究,应以物质生产为始点,尔后再研究它的特殊性。在在这个问题当中,我们应该更多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制度基础。我们研究一个制度的时候,要研究它的制度基础、制度设计、制度安排,研究它在人类历史当中、中国历史当中传承和发展的现实可能性和实际性。否则,我们的研究就会脱离实际、空洞无味。

青年代表中国社科院王中保研究员在金融危机爆发十周年之际,重新思考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体系的构成与发展。王中保研究员指出,尽管经济危机一词已为人熟知,但需从定性和定量角度对其定义进行重新界定,并对经济波动与经济周期、经济周期与经济危机加以区分。武汉大学周绍东副研究员以“矛盾、目的与动力:高质量发展的政治经济学解读”为题分享了自己的研究心得,并从社会主义的矛盾、一般层面的社会主要矛盾和生产目的、特殊层面的社会主要矛盾和生产目的和高质量发展四个方面展开了讲演。中央财经大学张忠胜老师介绍了莱伯曼关于价值转形问题的相关研究,并对其研究的得失、正误进行了深入阐述。江西财经大学刘爱文副教授围绕新时代我国科技创新的转向问题进行了三方面的分析,即科技创新中主体转向——精英创新转向群众创新、第科技创新中的主权转向——他主创新转向自主创新、科技创新中的主导转向——市场创新转向政府创新。辽宁大学张广辉老师以城乡要素流动为什么是重要、城乡要流动面临哪些困境和我们如何突破这些困境三大问题介绍了自己的研究心得。

最后,由中国人民大学张旭教授做了精彩的大会总结,下一届承办方代表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丰副教授在大会上对主办方表示了衷心感谢并盛情邀请与会人员参加下届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