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讲堂 | 洪晓楠:马克思主义综合创新派的文化体用观

编辑:权希佳 来源: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传播研究中心 时间:2024年01月15 访问次数:10

2024年1月4日,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大讲堂第57期在成均苑3502会议室顺利举行。大连理工大学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学院原院长洪晓楠教授受邀作“马克思主义综合创新派的文化体用观”主题讲座,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代玉启教授主持讲座,学院师生30余人参加本次讲座。

洪晓楠教授就20世纪中国哲学家关于中西文化问题争论提出的各种文化体用观,诸如中体西用、儒体西用、西体西用、西体中用、中西互为体用论、“今中为体,古洋为用”论以及“马魂、中体、西用”论等进行评析,论述文化体用的三层论说,并对近代以来“古今中西”问题做了回答。

洪晓楠教授重点解读“综合创新派”主要观点。张岱年作为“综合创新派”的代表人物提出“创造的综合”文化哲学主张,中心思想是“不止于合二者之长,更要根据两方之长加以新的发展,完成一个新的事物”。方克立从文化价值的取向和新文化建设的高度把“综合创新派”进一步概括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批判继承、综合创新”,提出了“马魂、中体、西用”观,这一观点既肯定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新文化建设的指导地位,又突出强调了民族文化的主体性,同时坚持面向世界、对外开放的方针,是“综合创新”论的深化。

在此基础上,洪晓楠教授对“综合创新”文化观进行评析。综合是反思和吸取,把可相容的、不同民族的、不同时代的文化要素有机建构成一个新的文化系统。创新是发现新情况、揭示新规律、发明新器具,从而开阔发展新阶段。文化综合创新的核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综合。洪晓楠教授论述了文化体用的三层论说,一是就文化及其存在的基础或者文化及其所反映的社会会存在的关系来谈体用,“体”指实体,“用”指作用;二是从体用范围的本意出发,“体”是精神主导,“用”为应事方术;三是就文化的内部关系也就是文化间的关系而言,“体”指原则,“用”指应用。站在“综合创新论”角度,兼采各家之长,洪晓楠教授给出了“马学为魂、中学为根、西学为鉴、综合创新”的观点,认为这是破解“古今中西之争”的科学回答。中国式现代化所创造的中华文明新形态,是遵循“马学为魂、中学为根、西学为鉴、综合创新”从而实现文化综合创新的结果。

在讲座中,洪晓楠教授深刻分析各家争论,为与会师生呈现了一场文化盛宴。在点评交流环节,代玉启教授认为洪晓楠教授的讲座高屋建瓴,条分缕析,希望同学们学习洪晓楠教授学术研究的科学方法,特别是有理有据、严谨踏实的学术精神。

 

 

文字:张一诺

图片:李  慧